网罗天下图书 传承中华文明
     
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 本馆宗旨--传承中华文化!
 
联系QQ:83790508,联系微信:ZZK213013
 
| 网站首页 | 史料文献 | 常用软件 | 联系我们 |
 
 

文白对照诸子集成

 

介绍


文白对照诸子集成(全3册)

资料编号:KW1360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2.19G

作者:许嘉璐 主编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

简介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的高潮,儒、道、墨、法、名、农等流派纷呈。这一时期诸子之书,是我国先民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光辉思想可以说奠定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史的基础,润溉了尔后无数思想家。因此人们一致认为,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就不能不了解先秦诸子。从汉代到六朝,子书不断出现,其中不乏优秀者,应该说这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上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当60年前世界书局编辑出版《诸子集成》时,收进了从先秦至六朝的子书26种(其中10种为秦以后著作),几乎囊括了这一漫长时期子书的精华。 《诸子集成》用的绝大多数是清代学者的校刊、注释本。可以说,这部书既集中了中国古代子书的最精华部分,又展示了清代子书研究的主要成果,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部“丛刊”式的书用起来是很方便的,因此影响较大。但是可惜的是,《诸子集成》在排印、断句方面错误较多,50年代中华书局用原纸型重印这部书时也未加以校改,使用者只可用以参考而不能引以为据。80年代初,中华书局又编辑出版了《新编诸子集成》,其第一辑所收,为原《诸子集成》的各种子书,不同的是,所用的都是建国前后学者的注释本,并且是经过了选择的,因此可以说《新编诸子集成》集中体现了近几十年诸子之学的研究成果。 诸子文章,古今独步。但是,无论是原《诸子集成》,还是《新编诸子集成》,对于今天的一般读者,都已经不大适用了:读者群在迅速而极大地扩展的同时,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却大大下降了,当然这和从小学到大学古文教学的时间日益减少有直接的关系。自古以来,古书注释的第一目的是帮助注释者同时代人读得懂古书,但其大多数用的却仍是较原著浅近的文言。《诸子集成》自不用说,就是《新编诸子集成》所收的各种注本,也莫不是文言。这样,历代注释家的最重要的本意,到了今天一般读者面前非但没有起到“拐杖”的作用,反而成了拦路虎。其实何止于此,从现在不少很行时的理论著作中也可不时发现引用古书或阐述古人意思时的误解。这说明社会对古书的隔膜已经很严重了。 近年来,随着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为着一般读者的需要,一些古书的选译、全译纷纷出版。选译本不能使读者了解一部书的全貌,单行的全译本反映不出一个时期诸子之学的梗概。同时,在众多的译本中固然真正下了力气的佳作不少,但是,因译者缺乏基本训练并急就而错误迭出者也间或可见。有鉴于此,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的同仁们决定编撰《文白对照十三经》和《文白对照诸子集成》。这一想法也得到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把两书列为“八五”期间的规划项目;又承广西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以超凡的胆识出版两书。对此,我们只有感铭于心而已。 编辑这两部书时,我们约请研究会的四十位教授、副教授分别注译各书,而且要求不得请人“捉刀”。作者中多位是对其所译的那部书研究多年又深有所得的专家。大家都很忙仅有的一点时问撰写自己的论文或专著犹恐不及,哪有时问搞这种“能者不为”、于“名”(评职称或评科研奖)于“利”(稿费)都无可图的普及工作?但是,大家想到书市上还有不少不负责任之作,想到通力合作搞出一部力求严谨的译本,是一项对弘扬中华文化有益的事业,于是不但慨然接受了任务,而且对译稿都极为认真,改而又改。书稿于1992年底开始交稿审读,1993年夏全部竣工。虽然影响了出版时间,但是大家的心里反而踏实。我们还要求译者充分吸收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公认的训诂学、经学、史学、文化学等各有关学科的新成果。当然吸收时是按译者的眼光加以选择的,译者自己的研究心得也自然可以体现在译文内。由于所译的各书距现在过于遥远,有时读者只读译文尚可,如果想和原文对照一下,就会莫名其妙;又由于有时实在无法直译,只好意译,而意译又可能使读者不知所由:这是古书今译所遇到的共同难题。我们的处理办法就是适当在译文中加些过渡性的和解释性的词语,并在很必要的地方加些简注。《文白对照诸子集成》的工作原则是:凡底本错讹者,参考世界书局《诸子集成》内各有关校注以及其他刻本、其他学者的考证校改;但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把握不足的不改,因为此书是普及读物,而非学术研究专著。在注释方面,只对通假字、生僻疑难字词句作出简注,或对校改处略加说明,因为这些注释的作用只在于帮助沟通《诸子集成》26种子书的原文和译文。译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信、达、雅。 读古书的译本并不能代替阅读原书。这是直至现在有的学者还对古书今译一事持保留态度的原因之一。我们是这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对于从事文史哲等方面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译文几乎是多余的;而对于这个范围之外的有兴趣者来说,原著略同于天书。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既然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搞些译本是很必要的。有人说译文可以传达出原作的基本内容,难以表现出原作的神情,这是不错的。这就像外国作品的翻译,对于研究者来说它不是依靠对象,而对不能阅读原著的人来说却很解渴。似乎至今还没有人因为翻译外国作品难以把原国原作的“味儿”翻出来而反对把外国作品译成汉语。考虑到古今语言、思想和社会背景差异之大,古译今之难,因此我们对这一部《文白对照诸子集成》的期望仅仅是:让不能通畅阅读文言文的读者了解这些古代思想学术结晶的内容,让已具备初步阅读能力的读者利用它对原作有个更准确的理解,让一部分研究者从译文和注释中知道某书某处还可以这样理解,还有这样一种译法。尽管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不高,各位译者也都尽力为之了,但是毕竟我们的水平有限,而且在挤出的时间里写作总要带着“赶”的痕迹,因此真诚地希望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 这里要说明的是:最初就编写出版这两部书进行议论、磋商、构想的,还有苏州铁道师院教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唐文先生。构想形成于1991年5月,7月开始联系作者,决意付诸实施则在该年ll月于贵阳举行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的年会上。在此期间唐先生均不遗余力促成其事。孰知那时他的病已为肺癌晚期,在主持完贵阳会议后即卧床不起。但他在病榻之上还时时惦念着这两部书的编写进程。现在书将问世,其人却已作古,同仁每言及此,莫不怆然。我们不能忘记唐文先生为这两部书所付出的心血。 1993年1月初稿 1994年6月定稿 目录 再版说明前言注译者小传上册论语 /余心乐注译孟子 /赵航注译荀子 /王庆元、蔡世骥、郭齐家注译老子 /孙雍长注译庄子 /孙雍长注译列子 /滕志贤注译墨子 /梅季、林金保注译晏子春秋 /薛安勤注译管子 /方一新、王云路注译中册商君书 /朱友华注译慎子 /梅季注译韩非子 /萧德铣注译孙子 /周本述注译吴子 /周本述注译尹文子 /梅季注译吕氏春秋 /吴金华、储道立注译淮南子 /王继如注译新语 /黄巽斋注译法言 /罗邦柱注译盐铁论 /白兆麟注译下册论衡 /陈蒲清、梅季注译申鉴 /黄巽斋注译潜夫论 /吴庆峰注译抱朴子 /杨端志等注译世说新语 /鄢先觉注译颜氏家训 /陈 绂、周复刚注译

目录介绍如下:

001文白对照诸子集成 (上册).pdf 515.63 MB
002文白对照诸子集成 (中册).pdf 823.20 MB
003文白对照诸子集成 (下册).pdf 900.64 MB

 
 
返回首页
 
----
联系QQ:83790508,联系微信:ZZK213013
2025-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