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天下图书 传承中华文明
     
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 本馆宗旨--传承中华文化!
 
联系QQ:83790508,联系微信:ZZK213013
 
| 网站首页 | 史料文献 | 常用软件 | 联系我们 |
 
 

乐律全书

 

介绍


乐律全书(共36册)

资料编号:KW296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82G

中国明代有关乐舞律历的百科性质的专著。共36册全,明代朱载堉撰。由《律学新说》、
《乐学新说》、《算学新说》 、《历学新说》 、《律吕精义》、《操缦古乐谱》、《旋宫合乐谱》、《乡饮诗乐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圣寿万年历》、《万年历备考》、《律历融通》等15种著作汇刊而成。其中《律吕精义》内外两篇,阐述他创造的新法密率,在理论上解决了历代在旋宫问题上存在的矛盾,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巨著。以《万有文库》影印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原刻本为最常见。
目录如下:

1
乐律全书·(一)
律学新说序
律学新说卷之一
2
律学新说卷之二
审度篇第一之上
3.
律学新说卷之三
审度篇第一之下
4
律学新说卷之四
嘉量篇第二
5.
乐律全书·(五)
乐经
乐学新说
6.
乐律全书·(六)
算学新说
初学凡例
7
乐律全书·(七)
原爵郑世子
律吕精义序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一
8.
乐律全书·(八)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二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三
9
乐律全书·(九)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四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五
10.
乐律全书·(十)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六
旋宫琴谱第九之上
11.
乐律全书·(十一)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七
旋宫琴谱第九之下
12.
乐律全书·(十二)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八
乐器图样第十之上
13.
乐律全书·(十三)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九
律吕精义内篇卷之十
14.
乐律全书·(十四)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一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二
15.
乐律全书·(十五)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三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四
16.
乐律全书·(十六)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五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六
17.
乐律全书·(十七)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七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八
18.
乐律全书·(十八)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九
律吕精义外篇卷之十
19.
乐律全书·(十九)
操缦古乐谱序
操缦古乐谱
20.
乐律全书·(二十)
旋宫合乐谱序
旋宫合乐谱
21
乐律全书·(二十一)
乡饮诗乐谱序
乡饮诗乐谱卷一
22
乐律全书·(二十二)
乡饭诗乐镨卷二
23
乐律全书·(二十三)
乡饮诗乐谱卷三
乡饮诗乐谱卷四
24
乐律全书·(二十四)
乡饮诗乐谱卷五
乡饮诗乐谱卷六
25
乐律全书·(二十五)
六代小舞谱序
六代小舞谱
26
乐律全书·(二十六)
总论学乐学舞孰先
总论小舞乡乐名义
小舞乡乐谱27
27
乐律全书·(二十七)
宋儒朱熹论舞大略
二俏缀兆图
28
乐律全书·(二十八)
灵星小舞谱序
灵星小舞谱
29
乐律全书·(二十九)
灵星小舞谱
30
乐律全书·(三十)
灵星小舞谱
31
乐律全书·(三十一)
进历书奏疏
圣寿万年历卷之一
圣寿万年历卷之二
32
乐律全书·(三十二)
万年历备考卷之一
万年历备考卷之二
33
乐律全书·(三十三)
万年历备考卷之三
万年历备考附录
34
乐律全书·(三十四)
律历融通序
律历融通卷之一
律历融通卷之二
35
乐律全书·(三十五)
律历融通卷之三
36
乐律全书·(三十六)
律历融通卷之四
律历融通附录

另外
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
张振涛著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各立一名、各司其均的笙制与管苗音位的设置原则
第一节 和笙、巢笙、竽笙——宋代三种笙制
〈一〉三种笙的音位
〈二〉固定名体系的律名与谱字配应关系
〈三〉三种调高的笙
〈四〉管名中的八度分组命名法
〈五〉“正声、清声、浊声”
〈六〉“宫管”位置
〈七〉“宫管”标准辨证
〈八〉笙管音位的设置原则
〈九〉“宫管”——下徵音阶的宫音
〈十〉始发音——清商音阶的宫音
〈十一〉笙管音位体现的宫调
〈十二〉传统笙在音乐实践中的宫均极限
第二节 官调笙、梅管笙、二凋笙——西安鼓乐的三种笙制
〈一〉三种笙的音位
〈二〉梅管笙
〈三〉二调笙
〈四〉失律原因谈
第三节 正把笙、反把笙——方笙
〈一〉十四管三排型方笙
〈二〉王继轩的三种方笙
〈三〉十四管两排管苗型方笙
〈四〉三排型十八管方笙
〈五〉排子笙
本章小结:有关不同笙制的其它历史文献
第二章 十七簧笙的常规音位与变化方式
第一节 日本正仓院藏中国传十七簧笙
〈一〉十七簧笙产生的年代
〈二〉正仓院藏中国十七簧笙的音位
〈三〉竽笙、和笙辨
〈四〉群笙合奏与八度同律
〈五〉三笙和奏形成的和声
〈六〉日本笙的“合竹”
〈七〉暖笙法
第二节 十七管“满簧全字”笙
〈一〉满簧全字笙音位
〈二〉第一管
〈三〉第九管
〈四〉第十管
〈五〉同一谱字的不同俗号
〈六〉越调、隔字调
〈七〉相合笙管体现的宫调系统
〈八〉合笙法
〈九〉“八音之乐”与“勾”字指法
〈十〉其它乐种满簧全字笙的记录
〈十一〉结语
第三节 竽笙的变化——体现仲吕宫音位的笙制
〈一〉音位与合笙法
〈二〉谱字俗称
〈三〉本调为上字调
〈四〉“二八调”即“二把调”
〈五〉上字调的被强调是竽笙改造的原因
第四节 非满簧笙
〈一〉各类笙的音列
〈二〉十三簧笙的设计原则
第五节 “义管”位置
〈一〉有关“义管”的几则文献
〈三〉“哑四”“哑工”
〈四〉义管位置
〈五〉“义管”中含有的宫调
本章小结:常规笙音位的复原
第三章 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
第一节 鼓吹乐种的黄钟律高
〈一〉民间乐社所用黄钟音高的统计
〈二〉鼓吹乐黄钟标准的相对独立性
〈三〉汉代鼓吹乐的黄钟标准
〈四〉传承条件
第二节 从器、谱、律、调,谈清商音阶与调首
〈一〉谱——笙师习用谱字命名法中的“以尺为度”
〈二〉律——笙匠点簧调律中的“大尺为母”
〈三〉调——各地乐种所取的宫调与转调的关键音
第三节 不同规格的管子配应不同宫均的笙
〈一〉管子的型制与制料
〈二〉管子音位与管上调名
〈三〉背下指孔的谱字音位与实践
〈四〉小管子、大管子配置的笙
〈五〉全银管、箍银管配置的笙
〈六〉银字筚篥与宫调竞技
第四节 云锣音位的乐学研究
〈一〉云锣的音位
〈二〉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
〈三〉以乐器音域而定的八度分组概念
〈四〉乐器上的实有音高与理论中的应有谱字之间的矛盾
〈五〉云锣继承的音位
〈六〉不同宫均的云锣——两个乐种同一乐器的比较
〈七〉“义锣”
〈八〉旋律的五声性与转调的灵活性
〈九〉云锣音位中体现的下徵音阶
〈十〉云锣音位中体现的清商音阶
〈十一〉云锣音位中体现的同均三宫
〈十二〉云锣失律对旋律的影响
〈十三〉云锣—韵锣—均锣
〈十四〉云锣的产生及其享用的社会阶层
〈十五〉几点结论
第四章 对簧管类乐器发展史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巢、和、笙、竽辨
〈一〉考古材料与古代笙竽的管苗排列方式
〈二〉斗座制料与管苗排列方式的关系
〈三〉“穿匏达本”与“实以木底”
〈四〉斗座的方圆之别派生管苗的数目之别
〈五〉斗座的方圆之别派生宫管的位置之别
〈六〉“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七〉管苗数目与规格尺寸
〈八〉巢、和、笙、竽各立一名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 芦笙合奏对笙属乐器配套使用的启示
〈一〉芦笙的构造与合奏声部中的音域分布
〈二〉簧与口弦向笙竽的转化
〈三〉芦笙的制作与“一堂”芦笙的调高
〈四〉一苗双音
〈五〉笙属乐器的分布与笙属乐器起源的关系
第五章 古代文献校注
第一节 明清两代十家著录笙管音位文献的校注
〈一〉朝鲜成伣:《乐学规范》
〈二〉[明]韩邦奇:《苑洛志乐》
〈三〉[明]唐顺之:《荆川稗编》
〈四〉[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五〉[明]刘民悦、王焕如:《文庙礼乐全书》
〈六〉[明]武位中:《文庙乐书》
〈七〉[清]阎兴邦:《文庙礼乐志》
〈八〉[清]张行言:《圣门礼乐统》
〈九〉[清]孔尚任、东塘元:《圣门乐志》
〈十〉[清]《律吕正义后编》
校勘后记
第二节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笙竽部》点校
笙竽部汇考
笙竽部艺文一
笙竽部艺文二
笙竽部选句
笙竿部纪事
笙竽部杂录
笙竽部外编

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

郭树群 陈其射 王子初 李成渝
Table of contents
一、律(10101-10915)
1. 乐律总论、史论、方法论(10101-10138)
2. 中西乐律比较研究、东方各国乐律(含交流)研究(10201-10225)
3. 乐律学家研究(10301-10330)
4. 与乐律理论相关的声学(音响学)、心理学基础研究(附:律高标准问题与“历代黄钟律考证研究”)(10401-10434)
5. 正律器与计算工具研究(10501-10510)
6. 律制研究(含律制的历史理论研究)(10601-10642)
7. 琴律、钟律研究(10701-10725)
8. 律学的应用研究与文物测音、民族民间音乐测音研究(10801-10870)
9. 历代乐律典籍校释与音乐考古发现的铭文研究(10901-10915)
二、调(20101-20915)
1. 宫调总论与律声宫调体系研究(20101-20111)
2. 琴调研究(20201-20212)
3. 俗乐宫调体系(一):魏晋隋唐俗乐调研究(20301-20342)
4. 俗乐宫调体系(二):宋元明清词、曲、剧乐调研究(20401-20423)
5. 俗乐宫调体系(三):见存传统乐种、民间乐调研究(20501-20520)
6. 犯调理论及其实践研究(20601-20637)
7. 音阶理论研究、调式理论研究(20701-207105)
8. 旋法、“歌腔”研究(20801-20810)
9. 律、调问题在当代应用技术理论中的研究及其规范(20901-20915)
三、谱(乐曲、乐谱及版本研究)(30101-31608)
1. 敦煌谱研究(含舞谱)(30101-30148)
2. 白石谱(俗字谱)研究(30201-30216)
3. 西安鼓乐与同谱式其他笙管乐谱字研究(30301-30308)
4. 南音(弦管)字谱及版本研究(30401-30406)
5. 琴、筝(二四谱)、琴乐谱研究(30501-30527)
6. 琵琶谱研究(30601-30606)
7. 近世工尺谱(含昆曲谱)研究(30701-30712)
8. 其他谱式研究(30801-30810)
9. 中国传统乐谱的一般研究、唱名法研究(30901-30911)
10. 当代应用记谱法的规范研究(31001-31010)
11. 日本“唐乐”、“明清乐”传谱研究(31101-31122)
12. 中国传统乐谱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31201-31204)
13. 曲调、腔调、曲牌研究(31301-31345)
14. 拍眼、板式、节奏研究(31401-31419)
15. 古曲式与民间音乐的曲体结构技法研究(31501-31570)
16. 传统音乐原有的多声谐和因素研究(31601-31608)
四、器(40101-40312)
1. 弦鸣乐器(40101-40118)
2. 气鸣乐器(40201-40222)
3. 体鸣乐器(40301-40312)
五、综合参考(通论、教材、一般词书、常识之通俗介绍等)(50101-50643)
1. 传统乐律学理论综合参考(兼含音乐史著作有关内容)(50101-50138)
2. 音乐文学与乐律研究(50201-50205)
3.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50301-50367)
4. 传统音乐规律的扩展与作曲技法研究(50401-50414)
5. 有关学术情报、书目、文目(50501-50515)
6. 少数民族音乐研究(50601-50643)

目录介绍如下:

001乐律全书-01.pdf 47.62 MB
002乐律全书-02.pdf 48.09 MB
003乐律全书-03.pdf 37.32 MB
004乐律全书-04.pdf 39.87 MB
005乐律全书-05.pdf 51.23 MB
006乐律全书-06.pdf 47.26 MB
007乐律全书-07.pdf 31.83 MB
008乐律全书-08.pdf 44.83 MB
009乐律全书-09.pdf 41.10 MB
010乐律全书-10.pdf 100.96 MB
011乐律全书-11.pdf 109.40 MB
012乐律全书-12.pdf 30.02 MB
013乐律全书-13.pdf 65.99 MB
014乐律全书-14.pdf 35.04 MB
015乐律全书-15.pdf 34.82 MB
016乐律全书-16.pdf 42.46 MB
017乐律全书-17.pdf 41.73 MB
018乐律全书-18.pdf 32.39 MB
019乐律全书-19.pdf 43.40 MB
020乐律全书-20.pdf 49.31 MB
021乐律全书-21.pdf 36.76 MB
022乐律全书-22.pdf 31.46 MB
023乐律全书-23.pdf 49.91 MB
024乐律全书-24.pdf 49.30 MB
025乐律全书-25.pdf 36.24 MB
026乐律全书-26.pdf 27.30 MB
027乐律全书-27.pdf 14.94 MB
028乐律全书-28.pdf 29.88 MB
029乐律全书-29.pdf 26.44 MB
030乐律全书-30.pdf 34.89 MB
031乐律全书-31.pdf 52.88 MB
032乐律全书-32.pdf 31.56 MB
033乐律全书-33.pdf 29.25 MB
034乐律全书-34.pdf 45.83 MB
035乐律全书-35.pdf 34.73 MB
036乐律全书-36.pdf 45.48 MB
037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pdf 185.70 MB
038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pdf 129.24 MB



 
 
返回首页
 
----
联系QQ:83790508,联系微信:ZZK213013
2025-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