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天下图书 传承中华文明
     
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 本馆宗旨--传承中华文化!
 
联系QQ:83790508,联系微信:ZZK213013
 
| 网站首页 | 史料文献 | 常用软件 | 联系我们 |
 
 

千唐志斋藏志

 

介绍


千唐志斋藏志

资料编号:KW707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2.53G

版本:综合版本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编:千唐志斋藏志

作者: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1984

参考文献格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编. 千唐志斋藏志. 文物出版社, 1984.

2.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 2006)

作者:吴钢主编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2006

参考文献格式: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三秦出版社, 2006.

“千唐志斋”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将领张钫创建的中国现存唐代墓志最多的碑林。
张钫,字伯英,号友石,1886年7月17日(清光绪十二年农历六月十六日)生于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书香门第,家道小康。张钫天资聪敏,在乡里有“才子”之誉。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张钫16岁随其母到陕西父亲任所读书,后以客籍考入陕西陆军小学。1907年陆军小学毕业后,钫即被保送到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学习。在校期间,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熏陶,1908年张钫加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同盟会。1910年,张钫正式任职陕西新军,为该部炮营右队排长。1911年,为响应武昌辛亥革命,张钫参与发动陕西同盟会起义,任东路军(“秦陇复汉军”)大督都,进攻潼关并向豫西挺进,吸引清兵数万,有效地支持和配合了武昌起义。1918年张钫与于右任共同成立靖国军,担任副总司令。
蒋、冯战争在豫西爆发后,1930年蒋介石在徐州约见张钫,委任他为河南省代主席兼二十路军总指挥。1935年11月,张出席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张钫被提升为十二军团长,二十路军被调去参加战斗。1945年5月,张钫出席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为大会执行委员。1946年7月,南京政府授张钫以四星陆军上将军衔,并委任为总统府国策顾问,移住上海。1947年11月,当选为伪国大代表。1948年3月,出席南京政府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为大会主席团主席。1949年在四川率部起义。
张钫一生酷爱金石书画,并与章炳麟、康有为、于右任交往甚厚。其中于右任对他创设千唐志斋给予了不小的鼓励和支持。1931年,张钫在任二十路军总指挥执行军务中,看到豫西地区历年出土大量唐代墓志不为人重视,遂通过洛阳古董商人郭玉堂多方罗致流散于民间的出土古代墓志石刻,兼及碑碣、石雕,陆续运至故里铁门,于故居花园“蛰庐”西侧辟地建斋。斋院自成一体,包括3个井院,1道志廊,15孔具有浓重豫西特色的拱式窑洞,将其历年所得志石大部分镶嵌在窑洞内外的墙壁上。先后搜集唐代墓志及其他石刻千余片,因其中藏石主要为唐代墓志,所以此斋于1936年建成之后,由王广庆命名为“千唐志斋”,并请章炳麟以古篆为之题额,跋语曰:“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市西45公里的新安县铁门街西北隅。共计收藏西晋志石一块,北魏志石2件,隋代志石2件,唐代志石1185件,五代志石22件,宋代志石88件,元代志石1件,明代志石30件,清代志石2件,民国志石7件;另有墓志盖19件,其他各类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54件。共计墓志石刻1413件。1935年郭玉堂编有“千唐志斋”目录。1953年张钫编有《千石斋藏志目录》。
千唐志斋所藏唐代志石凡300年唐史,上起武德、贞观,历经盛唐、中唐以迄晚唐,其中包括武则天改元、安禄山僭号,各个年号无不尽备。从武则天的篡唐、安禄山的反叛、朝廷内部的斗争、战场厮杀的烽烟、政治经济、官禄制度、社会生活、风俗人情等等无不涉及,为我们展示了唐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千唐志斋还为我们提供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上自位极人臣的相国太尉,封疆列土的皇亲贵戚,雄震一方的大吏太守,下迄官职卑微的尉丞参曹,也有浪迹山林的处士墨客,昧道参禅的真观洞主,以及被深锁内宫,一生凄凉,死而不知姓名、籍贯的宫女。通过这些人物各自迥异的生平事迹,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珍贵
资料,起着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作用,弥足珍贵。
墓志之作,意在传世,所以多仰名家撰述和书写,其文体、书法艺术方面的价值极为珍贵。中国书法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真、草、行、隶各种书体已经兼备。唐代因太宗、高宗父子大力提倡“二王”书法,书法艺术有了蓬勃的发展,其中楷书书艺的成就尤为显著,楷书已逐渐为当时社会上广泛应用、通行的书体。千唐志斋藏志真、草、隶、篆,无体不备;颜、柳、欧、褚有丽皆臻。加上神笔妙手的神品点缀,使千唐志斋足称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的宝库。不仅从纵的方面反映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也可窥见同一时代各种书法流派的不同风貌。斋内所藏多种碑碣、书联、条幅、中堂等石刻,无一不是一代名流的毫端真迹。在这里,有宋代书苑大家米芾的楹联,有“遂以书名天下”的元代赵孟頫的“达鲁花赤珊竹公神道碑”,还有明代董其昌的横批,明、清之际“神笔王铎”的中堂,还保存有王纯谦的“指画”兰草,郑板桥的“风、雨、阴、晴”四态竹子屏幅及题咏。应当着重提及的是张钫之父张子温墓志,该志由章炳麟撰文,志文古朴典雅,简练得体;于右任丹书,为于氏传世书法之上品;另有书法篆刻大家吴昌硕篆书墓志盖,笔意高古,气势夺人。它集近代文章、书法、篆刻三大名家手迹于一体,被人们称为“近代三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钫应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迁居北京,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6年5月,张钫因患癌症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80岁。临终前嘱家人将七唐志斋献给国家。1963年千唐志斋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成立千唐志斋保管所,加强了对墓志的保护、管理、研究工作。1992年更名为千唐志斋博物馆。1997年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介绍如下:

001千唐志斋藏志 上册.pdf 0.93 GB
002千唐志斋藏志 下册.pdf 0.96 GB
003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_吳鋼主編_三秦_2006.pdf 643.10 MB

 
 
返回首页
 
----
联系QQ:83790508,联系微信:ZZK213013
2025-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