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乃乾文集(共2册) 资料编号:KW255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244M 作者: 陈乃乾著,虞坤林整理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译者: 陈乃乾
 出版年: 2009.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著名学者,版本目录学家,文史学家陈乃乾先生的论著结果,共收录陈乃乾主要学术论著300多篇(种),分为海上书林,读书识小录、共读楼札丛、序跋、善本书经眼录、人物年谱、二十四史注补表谱考证书籍简目、上海地方志综录等整理校订。黄宾虹曾为陈乃乾画过《共读楼读书图》,并有题诗。这幅画不知流入何处。整理者请吴藕汀先生补画一张,题了黄宾虹的诗。此书请胡道静作序,顾廷龙扉页题签。
 目  次
 序胡道靜(1)
 海上書林(1)
 上海書林夢憶录(1)
 中國書與文言文(15)
 中國目录學的特質(17)
 中國最早的目录(20)
 目录學新格式草擬(21)
 分類的方法(22)
 校讎學的功用(23)
 談綫裝書(24)
 讀《鮚埼亭集》(26)
 《鄭堂讀書記》源委(28)
 《鄭堂讀書記》與上海之關係(30)
 趙烈文言行摘記(32)
 記江召棠案(38)
 藏書印章(42)
 印文十講(45)
 章氏自定年譜(48)
 江冷閣集(50)
 李義山詩(52)
 庚子日記(54)
 墓誌銘(55)
 王壬秋詩(56)
 貧病詩話(59)
 東坡七集(60)
 人間詞話(61)
 韋柳詩(63)
 綱鑑(64)
 傷寒明理論(65)
 初稿和改定本(67)
 竇漢卿考證(69)
 史的意義(70)
 著名宋版書籍歸於人民(71)
 關於王静庵先生逝世的史料(73)
 紀念夏丏尊先生(81)
 我與朴安(82)
 紀念姚石子(85)
 姚石子先生周年祭(88)
 近代兩大藏書家(89)
 紀念朱少屏(93)
 黄文暘(95)
 覺悟茶會上要說的話(97)
 關於猜測的通訊(100)
 舊詩新解(102)
 上海縣修志史話(103)
 宋元時代的兩部方志(107)
 明代三志(109)
 上海三志(110)
 一部特殊的上海縣志(112)
 上海石刻叢談(113)
 上海刻書考(116)
 上海的書院(120)
 修志局的故事(125)
 桃花泉棋譜與上海之關係(127)
 上海的書業集團(128)
 客籍兵(132)
 西洋印刷術到上海(133)
 石刻脞談(133)
 淳化閣帖(138)
 春暉堂石刻(139)
 最早的一部鉛印叢書(141)
 倉聖會《金粟報》(142)
 書的訴訟(143)
 石鼓因緣(147)
 印譜•藏帖(149)
 最早的兩個圖書館(151)
 白雲觀名貴古書(153)
 百步橋(154)
 百步橋兩碑(155)
 徐氏桃園(156)
 短衣紳士(157)
 王氏節孝圖(158)
 祝縣令(158)
 顧定芳子(159)
 趙實君軼事(160)
 小南門(160)
 金川瑣記(161)
 宋代的市舶司及走私(163)
 絜園(166)
 上海曹氏的家庭(168)
 一門清高(170)
 海天三友(171)
 俞允(173)
 蔡湘(174)
 老少年(174)
 晚清外交舞臺上的一個學者——姚文棟(175)
 羅祖(179)
 讀書識小录(182)
 燕程日記(182)
 上善堂書目(182)
 吳興陸氏藏書目录(183)
 涵芬樓藏書目录(183)
 徵訪明季遺書目(183)
 南雷文案(184)
 粵雅堂刻《南雷文定》(185)
 梨洲遺著彙刊(186)
 五色線集(186)
 牧庵集(187)
 東雅堂韓文(188)
 圭齋文集(190)
 歸震川集(190)
 環中堂集(191)
 敬日草(192)
 魏耕錢价人詩合刻(192)
 揅經室再續集(193)
 掃垢山房詩鈔(194)
 煙霞萬古樓詩录(196)
 今白華堂文集(196)
 定盦初集(197)
 儀鄭堂集(198)
 玉厓集十卷(199)
 即山集(200)
 知畏堂集(201)
 劉坦齋文集(201)
 裨幄集(202)
 草堂詩餘(203)
 漢南春柳詞(204)
 詞謔(204)
 曹倦圃詞(205)
 二陸詞(206)
 東海漁歌(206)
 柯家山館詞(208)
 曝書亭集外詞(208)
 莊中白詞(209)
 《北堂書鈔》後(209)
 活字本《北堂書鈔》(210)
 文苑英華(210)
 玉谿生年譜會箋(211)
 皇清書人別號录(212)
 重編紅雨樓題跋(213)
 宋本《楚辭辨證》(214)
 澹生堂藏書約(217)
 火戲略五卷(217)
 耳新十卷(219)
 横雲山人《明史稿》(219)
 玄覽堂叢書(220)
 育德堂外制殘本(221)
 救劉光復疏(223)
 清歗閣藏帖(224)
 大觀帖(225)
 武定蘭亭叙帖(226)
 平遠山房石刻(227)
 仁民愛物齋藏碑目(228)
 陳搏書十字卷(228)
 劉石庵帖(228)
 羅兩峰畫佛像(228)
 《漢魏遺書鈔》有兩刻本考(229)
 程廷祚紀《方輿紀要》始末(231)
 人天樂考證(232)
 《學海堂經解》校讀記(235)
 對於《古尒字源》稿本的意見(237)
 古書逸文(240)
 毛邊書(241)
 史記考證(242)
 史記志疑(243)
 漢書(243)
 漢書地理志補志(244)
 人表考(245)
 東觀漢記(245)
 後漢書(246)
 後漢書補表(247)
 晉書(248)
 晉略(248)
 齊書(248)
 隋書(248)
 南史(249)
 北史(249)
 西魏書(249)
 唐書注(250)
 舊唐書(251)
 舊唐書校勘記六十六卷逸文十二卷(252)
 新唐書(252)
 新唐書糾謬(253)
 新舊唐書合鈔(253)
 唐書宰相世系表訂譌(254)
 批點本《五代史記》(254)
 彭注五代史(255)
 十國春秋(255)
 宋史(256)
 隆平集(257)
 南宋書(257)
 遼史拾遺(258)
 遼史拾遺補(258)
 金史(258)
 金史詳校(258)
 元史類編(259)
 廿一史四譜(259)
 修史例言(260)
 意氣(261)
 “思至”為“周忌”之譌(262)
 溫序作護軍校尉(262)
 蓬累(262)
 千乘(263)
 晉僊傳(263)
 大弢(264)
 小賦源於西漢(264)
 秤氏 忙氏(264)
 南洋中學圖書館珍本書录(265)
 村居讀書記(280)
 黄梨洲文集舊本考(292)
 談王金范刻十八卷本《聊齋志異》(305)
 共讀樓札叢(318)
 序跋(352)
 南洋中學圖書館書目序(352)
 《四庫書目索引》叙例(353)
 擬印《四庫全書簡編目录》序(354)
 《室名索引》自序(354)
 《別號索引》序(355)
 《啓禎兩朝遺詩》考跋(356)
 《測海樓舊本書目》自序(357)
 《百一廬金石叢書》叙录(358)
 《古佚小說叢刊》初集總目三種(360)
 輯印觀堂遺墨跋(362)
 《海寧三家詞》序(362)
 《清名家詞》序例(363)
 影印毛鈔《南宋名賢小集》序(364)
 影印《南宋八家集》序(364)
 重印《滂喜齋藏書記》序(365)
 元人小令(366)
 《元人小令》再版後記(366)
 補刻《簡莊綴文》叙(367)
 影印《嘉靖上海縣志》跋(368)
 重印《侯忠節公全集》序(369)
 《孟子趙注》跋(370)
 《五代史》跋(370)
 《皇明通紀集要》跋(371)
 《清朝聖政》跋(371)
 《夷堅志》跋(372)
 明刻《磨忠記》跋(373)
 《顧千里年譜》後識(374)
 《金山衛志》跋(374)
 《正德金山衛志》校記序(374)
 《懷米山房吉金圖》後記(375)
 《積古齋鐘鼎彝器欵識》跋(375)
 黑口本《鄧析子》跋(376)
 校《鄧析子》跋(376)
 《鬼谷子》校記(376)
 南樓老人畫卷跋(377)
 雁影齋題跋(377)
 《弘明集》跋(378)
 《攝大乘論釋》跋(378)
 宋刻《元包經傳》跋(379)
 《玉台新詠札記》序(379)
 覆宋刊《徐公文集》跋(380)
 《滇遊紀聞》跋(381)
 《張來儀集》跋(381)
 《雲臺編》跋(381)
 《文字拈》十卷跋(382)
 《西溪叢語》跋(382)
 落木菴存詩跋(382)
 繆鈔本《啓禎兩朝遺詩小傳》跋(383)
 《啓禎兩朝遺詩小傳》跋(384)
 《養和堂叢書》跋(384)
 《說文解字》前言(385)
 《韻學源流》出版說明(387)
 《文字蒙求》出版說明(388)
 《三國志》出版說明(389)
 《史通》出版說明(394)
 影印《萬曆武功录》跋(397)
 《漢唐地理書鈔》出版說明(398)
 《册府元龜》校印後記(400)
 中華書局影印《永樂大典》說明(402)
 《永樂大典》影印說明(403)
 重印《世說新語》序(407)
 《重輯漁洋書跋》序(408)
 《觀堂集林》出版說明(409)
 《清代碑傳文通檢》編輯說明(410)
 善本書經眼录(412)
 横戈集(412)
 知好好学斋录六卷(412)
 野记四卷(413)
 上海县志八卷(413)
 国史经籍志六卷(413)
 装偶记(414)
 滹南先生文集四十五卷续编一卷(414)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415)
 北山小集(415)
 管窥外编(416)
 贾浪仙长江集七卷(417)
 笺注陶渊明集十卷(417)
 唐漫叟文集十卷附拾遗(417)
 齐东野语二十卷(417)
 斋先生集二十三卷(418)
 十三经历代名文钞五十四卷(418)
 增修笺注妙选英草堂诗前集二卷後集二卷(418)
 礼记正义七十卷(419)
 武经七书(419)
 辍耕录(420)
 尚书大传(420)
 经眼宋元刊本书目(420)
 明人別集書目題跋(425)
 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446)
 讀《穆天子傳》條記(519)
 《讀史方輿紀要》校記(524)
 宋長興施氏父子事蹟考(542)
 蒼雪大師行年考略(593)
 方孝標事輯(626)
 陽湖趙惠甫先生年譜(642)
 二十四史註補表譜考證書籍簡目(738)
 一、 史記之屬(738)
 二、 漢書之屬(752)
 三、 後漢書之屬(768)
 四、 三國志之屬(782)
 五、 四史綜合之屬(795)
 六、 晉書之屬(799)
 七、 南北朝各史之屬(808)
 八、 唐書之屬(828)
 九、 五代史之屬(837)
 十、 宋史之屬(842)
 十一、 遼金元三史之屬(846)
 十二、 明史之屬(860)
 十三、 諸史綜合之屬(866)
 十四、 附录一:朔閏(870)
 十五、 附录二:姓氏(871)
 上海地方志綜录(874)
 一、 草創未成之洪武志(874)
 二、 弘治上海志(874)
 三、 嘉靖上海縣志(878)
 四、 萬曆上海縣志(882)
 五、 康熙上海縣志(884)
 六、 乾隆十五年上海縣志(888)
 七、 乾隆四十九年上海縣志(892)
 八、 嘉慶上海縣志(897)
 九、 同治上海縣志(904)
 十、 上海縣續志(911)
 十一、 民國上海縣志(917)
 附录一(920)
 附录二(924)
 共讀樓所藏年譜目(938)
 共讀樓藏近人墓誌目(983)
 慎初堂所藏書目(997)
 陳乃乾先生年譜簡編陳伯良 虞坤林(1004)
 編者後記虞坤林(1043)
 編者补記虞坤林(1048)
 作者简介  · · · · · ·
 陈乃乾(1896—1971),海宁盐官人。1916年,任上海进步书店编辑。1926年,任大东书局编辑、发行所长,兼任持志学院、国民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通志馆及文献委员会编纂。建国后,任上海市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1956年,调北京古籍出版社任编辑,后又任中华书局编辑。
 陈乃乾出身书商,刻苦自学,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版本目录学名家。解放前,曾校勘、影印古籍《经典集林》、嘉靖《上海县志》、正德《金山卫志》、《清代学术丛书》等,又辑印海宁乡邦文献《观堂(王国维)遗墨》、《海宁三家词》。建国后,负责中华书局影印组时规划影印重要古籍《永乐大典》、《清人考订笔记》等。多年精心编订的《室名别号索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索引》、《禁书总目》、《清代碑传文通检》,颇受学术界重视,为研究古籍的重要工具书。
 陈乃乾一生酷爱藏书,积至万卷,颇多善本。1956年调北京工作时,曾包用一节火车皮,将藏书全部运京。“文化大革命”中饱受折磨,1971年死于浙东偏僻山村。
 目录介绍如下: 陳乃乾文集+上.pdf	122.86 MB
 陈乃乾文集  下册.pdf	121.30 MB
 
 |